小红书的推荐规则
小红书笔记的推荐规则和推荐机制,小红书的笔记是如何被推荐到发现页中去的?
其实小红书与抖音、头条这些平台的逻辑基本同样,用户及所发布的内容都会被打上相应的标签。
首先每篇笔记都会被打上标签,然后再进行机器审核,检测内容中是否有违规,若没有则进行匹配分发
若检测到疑似违规,但机器不能确定,则会进行相应的人工处理,给到人工审核,人工审核无问题在进行匹配分发,否则关进小黑屋。(感兴趣的可以看这篇小红书的检测规则&敏感词违禁词检测工具,帮助你规避笔记被封)
在推荐时会提取笔记中的关键词、图片标签、话题等,分到某个类目然后再推荐给相应的人群。
推荐后不代表用户可以搜索到该笔记,需要被小红书收录,没有百分百的收录。
小红书流量分发机制
小红书的流量分发机制不难理解,就是内容标签匹配。
什么叫内容标签
当小红书用户的一篇笔记发布后,会被系统拆分成多个标签,然后再推送给最近有同样内容喜好的用户,一篇笔记不管是图片还是文案,都会被系统按照标签去区别和理解,用户最近的阅读习惯也是会被系统按照标签进行分类和匹配。
本质上是一种内容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匹配,然后系统根据用户的一些交互行为给这篇笔记打上内部分数,再决定是否要继续推送给更多的用户,这个评分体系在小红书被称为 CES算法,并且听说还有个公式。
小红书推荐机制主要是 CES 进行打分,分值越高,深度互动越容易进入更大流量池。
CES算法举例
CES算法举例参考,例如笔记的相关数据,如:点赞1分+收藏1分+转发4分+评论4分+关注8分
其中 CES 机制中,收藏、评论、转发、关注等都计入深度互动,特别是评论、转发、关注加权指数重,更利于让笔记推向更大的流量池。
在笔记中预埋评论梗、添加互动组件都是在提升笔记互动和留存时间,这样平台才会判定这条笔记有价值,愿意将笔记推荐。
据说这个算法早就在小红书内部使用了,随着平台的发展,现在的算法判断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元化。
总结

小红书用户发布了内容,小红书永和和内容都会被系统打上标签,然后系统会推送到具有相同喜好和标签的用户,根据笔记的相关数据,如:点赞、收藏、转发、评论、关注等,为笔记加分,达到某个参数的临界值后,笔记就会从一个流量池转向一个更高的流量池,该笔记就会推送给更多的用户,直到这篇笔记的相关参数不再增长
评论留言